头部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政务公开 > 工作动态 > 政务动态
江华着力打造产业扶贫样本
  • 发布时间:2018-05-02 17:19
  • 来源: 永州日报
  • 作者:
  • 字体【      】

  本报讯(通讯员  唐建国 于发桃  高明)“去年脱了贫,今年‘五一’我就要娶媳妇啦!”4月20日,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镇茫海洲村扶贫车间里一名27岁的员工刘志强幸福满满地说。2017年初他来这里上班时还是贫困户,当年年底他就脱了贫。近年来,江华始终立足县情特点和资源特色,坚持把脱贫攻坚的着力点放在产业建设上,实施集聚发展与分散经营相结合、产业建设与扶贫政策相融合,大力推进规模企业进园区、小微企业进乡村、村企互动共建共享的“双进互动”工程,走出了一条具有江华特色的产业扶贫之路。

  根据省委省政府下发的《关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扩大就业的若干政策》文件,江华及时出台了减免税费、给予厂房建设补贴、用工补助、培训、金融支持等优惠政策,想方设法盘活各种生产要素和政策资源推进产业扶贫,较好地实现了资源有效利用、政策高效利用。在人力资源利用上,推出的规模企业进园区、小微企业进乡村,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就地就业的问题。一方面,以县经开区为依托,重点引进和培育电子信息新型能源、稀土新材料等六大产业,建成了百亿园区,提供就业岗位1万余个,年人均工资3万元以上。另一方面,引导支持300多家小微企业进驻乡镇和村,涉及皮具、塑料包装、制香等行业,吸纳7000多名劳动力(贫困人口占其中50%左右)在家门口就业。

  在土地资源利用上,江华要求每个村每年流转土地300亩以上,鼓励贫困户与企业、专业合作社、能人大户等经济组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,使每个贫困户每年除获得固定的土地流转收入外,还可通过股份合作等方式实现稳定增收。在旅游资源利用方面,江华推出了“景区带村、能人带户、公司+农户、合作社+农户”的旅游扶贫模式,已有4个贫困村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,建成了一批知名乡村旅游景区景点,5000多名贫困群众通过发展旅游实现脱贫。在扶贫信贷政策利用方面,引导贫困户信贷资金投资各类产业化龙头企业,发展产业基地,由企业确保每年返还投资额8%以上的保底分红,并优先录用贫困户用工。通过该模式,目前全县已投放信贷资金8186万元,帮扶8186个贫困对象每年增收1000元以上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无标题文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