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部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走进江华 > 瑶族文化
宝镜三美
  • 发布时间:2019-09-17 09:16
  • 来源: 永州日报
  • 作者:张新国 唐善理 李光平
  • 字体【      】

  宝镜,是一个村,坐落在美丽的江华瑶乡,素有“小桂林”的美誉。村子虽小,却有“松林淡月、槐社夕阳、虹桥锁翠、螺蚰浮岗、响泉遗韵、曲水回澜、珠塘漾碧、宝塔酣青”八景;它的美名,吸引着许多名人墨客前来游览,清代大书法家、四川提督学政何绍基等,都在这里留下了墨宝。初春时节,记者感受了宝镜之美。


山水之美,美在阴阳闭合

  宝镜村远处群峰环抱,近处绿树环合,充满了盎然的绿意。其所以取名宝镜,是因为“村前有一井塘水清如镜,可食饮,又能灌田”。登高看村子,确像翡翠镶成的“宝镜”。

  宝镜村坐东朝西。村的正前面,近处是一湾溪水,自南往北绕村而过;溪水源自村后的岩洞,常年不断,清澈甘甜;远处,一排松树如孔雀开屏。村后是两座堆翠叠绿的高山,两山相接形似笔架,故而又称笔架山;另有数十座山峰与笔架山相连,好像一条自北往南腾飞的巨龙。宝镜村正好处在“龙头”的位置,可谓“前有照,后有靠”。特别是前面的山溪呈“S”形走势,像太极图中阴阳两极的交界线,而村中的明远楼和响泉泉口正好就如太极图的两“眼”,山水之间形成了极好的风水闭合。村庄右侧长着百余株古枫,树围多在二三米以上,树龄则有四五百年之久。树丛四周,枯藤倒挂,蜂蝶飞舞。这里真是一个“世外桃源”。

  村里人大都姓何。据宝镜《何氏族谱》记载,宝镜何氏先祖何应棋,怡情山水,性喜遨游,于清顺治七年(1650年)由道州溯沱水、冯河而上,爱上了这里的风景,于是举家迁来建宅定居。从此何家在这里繁衍生息,至目前传至第十八代,有人口近千。


建筑之美,美在突出人性

  宝镜,保存着完好的古民居建筑群。建筑自北往南由依次分布的围姊地、大新屋、下新屋、老堂屋、新屋等五个部分组成,最早的建筑围姊地距今近四百年,即便是“最新的”房子,也有170多年的历史。

  宝镜村的结构布局紧凑而巧妙,实用而富有人性。村子的正前方是一个呈“八”字形的门楼。门楼前面建有一半圆形用石板铺就的“月台”,站在“月台”上面,远近景色一览无遗。

  进入八字门楼,其左侧是武书房,右侧是文书房。经二门楼进入右边门楼,便是宝镜最有代表性的建筑——“新屋”。其中的堂屋由下、中、上三个厅构成,进深达50米,正屋全宽15米,一厅高于一厅,每厅均有天井,号称“三进大堂屋”。从上堂屋左右侧门可通往两边的小堂屋,小堂屋向大堂屋开门,与两旁厢房构成长房,前面各有天井三个,整体称为九井十八厅。屋内天井都由四块完整的长条青石围边,底下由三块完整的青石板平铺,具有通风、采光、防火、排污的作用。它的排水系统至今完好,无论下再大的雨也不会溢满,雨后能将积水排得一干二净。

  整个村落的走廊地面,全部是用青石条、青石板铺就,整齐划一,整洁实用;建筑巷道连通所有的房屋,多数巷道均有顶盖物,能做到晴不曝日,雨不湿鞋;巷道道口及房屋的主要通道都有门,门槛及顶部条石均凿有方眼,设木栓,利于锁管,具有良好的防盗功能;村后临山处还建有三层10米多高的炮楼,取名为“明远楼”,与不远处的两座瞭望台相互呼应;完善的防火、防盗、防匪设施,使宝镜村成了难以攻破的堡垒。


民风之美,美在厚德重教

  宝镜村向来民风淳朴、厚重。这得益于何氏家族的崇奉重教育人、乐施好善、重德守信的传统。从散见在宝镜古民居里的一些题赠、匾刻等可以得到印证。

  宝镜古民居门楼、正屋大门、各大厅的上方现有保存完好的题匾3幅,均为当年的社会名流所赠。新屋下堂屋题匾“积德延龄”,系清同治三年(1864年)永州知府为何育栗七十大寿题赠;中堂屋“厚德载福”为道光三十年(1849年)翰林院编修提督、湖南学政为宝镜兄弟进士何步月、何步廷之母余氏六十大寿题赠。

  宝镜村历来十分重视教育,“以农为本,读书唯高”是何氏家族传统。他们在开地置田、种田储粮的同时,强调“重教育人”。早在18世纪末,村里就建立了四所学堂供子孙就学。并规定,凡本族子弟不分贫富,只要能读书者,都由公田租谷供读;对考学优秀的实行重奖。据《何氏族谱》记载,清朝宝镜村共有才子40余名,其中进士10名,贡生4名;清代江华共有30名进士,宝镜村就占了三分之一。在这10名进士中,道光年间的何育栗一家四代共出进士8人,这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属罕见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无标题文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