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县委、县政府的坚强引领下,涛圩镇紧扣县委 “125” 战略,以 “五五” 工作法为指引,锚定 “农业强镇” 目标,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粮食生产发展之路。近年来,涛圩镇凭借创新建立的 “四抓四早” 机制,成功实现近三年全镇粮食产量 “三连增” ,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征程上稳步迈进。
抓党建引领,早部署强责任
涛圩镇深知粮食安全的重要性,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挂帅的工作专班,构建起联村领导包村、驻村干部包组、村干部和小组长包户的 “三级包干” 责任制,将粮食生产任务精准分解到每一户、每一块田。2025 年,早稻、中稻及一季晚稻、晚稻的种植计划有序推进,目标清晰明确。
为推动科学种植,涛圩镇打造了 “耕前检修 - 耕作调度 - 收割保障” 全流程服务体系。镇挂点领导带头领办高产片,村书记积极打造高产点,通过不定期举办流动现场会和种粮大户座谈会,分享政策与种植经验。2024 年,两次现场会和两次座谈会有效带动农户科学种植。此外,涛圩镇把粮食生产纳入村级年终考核,近三年累计发放 10 万元镇级奖补,极大地激发了村党组织和种粮农户的积极性。
抓示范创建,早流转优配置
在土地流转方面,涛圩镇严格执行 30 亩土地流转审批制度,成功打造 1 个万亩示范片、4 个千亩示范片和 10 个百亩示范片,实现产业分区聚集发展。
针对严管区、一季稻种植区和非农化种植区,涛圩镇精准发力。221 亩严管区水田变身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示范点,610 亩中稻种植区发展为双季稻种植区,600 亩罗汉果产业基地改种水稻。同时,引导土地流转从以户为单位向村组统管模式转变,采用五年一签合同的方式,提升流转效率和成片规模效率,稳定经营主体发展。
抓大户引领,早提能量质双增
涛圩镇积极鼓励种植户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目前已成立 9 家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、5 家家庭农场,成功创建 2 个省示范合作社、3 个市级示范合作社和 1 个市级龙头企业。2025 年,58 户早稻种植大户带动早稻种植面积达 7000 余亩。
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上,2024 年全镇新增 108 台农机,大户通过出租、代种、代收等模式提供社会化服务,全镇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 70%。此外,52 个育秧大棚、18台粮食烘干机(在建 4 台)和 500 平方米粮仓的建设,大大提升了粮食抗风险能力。
抓短板补齐,早服务强保障
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涛圩镇的重点工作。2024 年完成 1500 余亩改造,2025 年计划再改造 1500 亩,实现耕地优化,促进集约化、规模化和机械化生产。
面对灌溉设施短板,2024 年干群齐心协力,清理 5000 米灌溉渠道、37 处山塘,建设 460 米河堤、1 座河坝、2 座农桥、4200 米机耕道和 2600 米灌溉渠。
农技推广方面,涛圩镇紧扣农业生产全环节,推广 “稻稻菜”“烟稻菜”“稻稻菇” 轮作模式,提升土地生产效能,构建生态种植新格局。
涛圩镇在粮食生产领域成绩斐然,但仍然还存在一些短板,亟须改进。未来,涛圩镇将以此次经验为基石,继续优化发展模式,推动农业强镇建设迈向新高度,为助推全县高质量发展贡献一域之力!